監測什麼?
「蜂旅館」是設計給獨來獨往的「借坑性築巢蜂」,和蜜蜂或虎頭蜂不一樣,這些蜂不群聚、不隨意攻擊人,只是默默為植物授粉或捕捉害蟲,授粉效率是蜜蜂的好幾倍。牠們不築巢,而是利用自然環境中的縫隙孔洞當作育嬰房,在留下充足的食物給寶寶後,就會離開。世界上有90%以上的蜂類屬於這一類的蜂,而大家較熟悉的蜜蜂、虎頭蜂等群居性的蜂,其實還佔不到所有種類的10%。
借坑性築巢蜂。攝:梧桐基金會。
為什麼要監測?
我們餐桌上有1/3的食物仰賴蜂類授粉;環境是否遭受汙染,可以用蜂的數量來判斷。蜂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卻因為農藥、氣候變遷、都市開發等環境因素,數量急遽下降。梧桐基金會今年(2017)與新竹市環境保護局合作,開啟「新竹蜂計畫」,包含為蜂蓋旅館、植樹綠化、經營食物森林,並加以監測,期望改善整體生態。
透過蜂監測我們可以認識生態鄰居,並證明一座蜂友善的都市,必更適合人居。
蜂旅館小檔案
在新竹市架設的蜂旅館共有二型,一型是由國立嘉義大學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提供的「研究型蜂旅館」,經由專家回收調查入住的蜂種;另一型是由中華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學生製作的「居家型蜂旅館」,著重於景觀及美觀功能。下方地圖上有40座蜂旅館,分布在新竹市不同公園及植物豐富的地方,歡迎您探訪我們的好鄰居。
研究型蜂旅館,每一個孔洞都可以是蜂媽媽的育嬰房。攝:梧桐基金會。
居家型蜂旅館可搭配小植栽,美化居家陽台或庭園。攝:梧桐基金會。
圖:蜂地圖。製:梧桐基金會。
您可以做甚麼?
- 拍照記錄蜂旅館的正面,並分享至梧桐基金會的臉書專頁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WuTongFoundation
- 向親朋好友介紹蜂旅館
- 協助維持周邊環境整潔
- 盡可能多種些花草樹木